12月28日,由香港经济导报社及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主办的“经济导报创刊75周年庆典暨2021‘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年会”跨深港两地隆重举行。经济导报与时代共进,在2018年12月与“一带一路”沿线20个自贸园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自由港一起,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
成立3年多来,“一带一路经自联”成员已发展至30家,已成为以大湾区为核心,中国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间的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向过去一年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园区颁发荣誉,无疑是每届年会的重要活动环节。今年,有6家湖南园区获得联盟表彰,延续了湖南园区在该组织中一贯的强劲表现。其中,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荣获“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长沙雨花经开区荣获“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园区”。
湖南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为什么能一再获得大湾区媒体记者及企业家的一致肯定?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阵地一直以来,湖南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多措并举,进一步发挥产业园区在振兴实体经济中的支撑作用。2020年7月,湖南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推动园区进一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率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率先、在振兴实体经济上率先,走在全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前列。
根据该《意见》,湖南产业园区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方面彰显更大作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亲自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战略,为湖南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湖面园区自是守好主阵地,驰骋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湖南产业园区要坚持高端定位、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主题招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园区打造成为“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从全省来看,湖南共拥有143个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16家。数据显示,湖南约40%的GDP、70%的规模工业增加值、65%的高新技术产值、5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都产生在产业园区。园区兴,则湖南兴;园区强,则湖南强。创建“五好园区”跑出“加速度”今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新一轮园区发展,打响了发令枪。
按照规划,湖南力争到202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50位的园区超过5家,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100位的园区超过10家,打造3家五千亿元级园区、20家千亿元级园区,新增国家级园区3个以上。为此,湖南出台《关于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作为支撑“五好”园区创建的政策举措,从土地、资金、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推出20条具体化、可操作、企业获得感强的政策。当创建“五好园区”的集结号吹响,湖南产业园区激情迸发,争当“五好学生”,园区发展呈现百舸争流,奋勇争先的良好发展局面,园区作为项目的承载地、创新的试验田、经济的主战场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
自贸区建设交出高分答卷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肩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的“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的三大战略任务,湖南开放发展迎来重大利好。截至8月底,《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97项,其中有10余项改革成果为全国首创;建设实施方案321项落实举措实施266项,实施率82.9%。
一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5934家,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新引进项目270个,总投资额2743.8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460亿元,占同期该省外贸总额的30%以上。湖南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引进了全省33%的外资,实现了28%的外贸进出口,在全省改革开放中彰显了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长沙片区创新地探索中非易货贸易,让中非经贸合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湖南自贸试验区将长沙高桥大市场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改革创新“试验田”。明年,湖南自贸试验区将上线易货贸易B2B平台,易货交易非洲国家和地区范围达到10个。
到2023年,有望实现中非易货贸易交易额50亿元,建立国内与非洲国家供货商及需求方资源信息大数据平台。12月16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再次调研长沙自贸片区,对一年来自贸片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是打造“三个高地”中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大使命,分量重、期望高、压力大,须倍加珍惜、拼搏奋进。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踏着强省会战略的强劲鼓点,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度和全球影响力。
近日,湖南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沈裕谋表示:“未来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把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利用好,把这个制度的高地作用发挥好,特别是要结合我们湖南发展的实际去创新、去改革。我们有信心,预计湖南明年进出口外贸的增长在12%以上。”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度、全球影响力,湖南自贸区在行动!营商环境对标沿海营商环境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水土,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发展进程,园区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近几年来,湖南不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得到大湾区企业家的不断点赞。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用脚投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20年前,华为出于对营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考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到湖南投资。但是这5年,徐直军看到的湖南,特别是长沙,在营商环境的改善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华为的一些合作伙伴,到长沙来办企业、布局产业,得到的服务要比深圳、珠三角要好得多,速度要快得多。作为他这句话的背景,是华为在湖南不断加大投资,深化合作;是2020年中国百城营商环境报告中,长沙位居百城榜第12位,省会城市第6位。并连续两届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从明年1月1日开始,湖南还将施行一个“硬核”规定——《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规定》。这个《规定》从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对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全方位的规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湖南动了真格的。对接大湾区拥抱“溢出效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对接大湾区成为中国多个省份的“热词”。
湖南作为毗邻大湾区的省份,与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直以来,大湾区都是湖南内外资的最大来源地,粤港澳企业家对湖南并不陌生,而是常来常往,常走常亲。在对接大湾区机遇过程中,湖南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拥抱大湾区,对接“溢出效应”,已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3月,湖南就印发了《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务实推进交通、产业、科技、生态、民生等领域的全方位对接合作。
在湖南自贸区的“三大战略任务”中,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已经明确了湖南将进一步深化对接大湾区,并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定位。为了助力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香港经济导报曾多次组织粤港澳地区主流媒体考察采访湖南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向大湾区企业家介绍湖南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湖南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给大湾区媒体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湖南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发展确实“风景这边独好”,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屡屡收获好评,自然是应有之义,不足为奇了。(香港经济导报)